诺奖得主与武汉学子分享科研秘诀:“敢于挑战

日期:2025-10-16 浏览:

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茜 前通讯员 孙梦佳 2021年10月15日,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本杰明·李斯特教授走进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。该活动秉承三句座右铭:“选择你热爱的事情并努力工作,有勇气去别人没有去过的地方,永远怀有远大的抱负”,4000 名学生聚集在一起,就科学与成长进行了一场鼓舞人心的对话。当李斯特教授漫步在秋天落叶覆盖的校园里时,他不时停下脚步,仔细聆听这所名校的创办故事。 “中国有浓厚的热爱科学、尊重科学的氛围,真是太好了!”他由衷地赞扬了他,并表示很荣幸能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他的科研过程。参观国防教育园时,徐辉主任介绍了空军青少年航空学院10年来的人才培养历程胡扯。李斯特教授对此印象深刻,他说:“这真是一个非常棒的举措!”他赞扬学校多样化的培训能力和精彩的设计。当他得知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时,他很认同学校的说法,“这才是教育应该做的”。随后,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中授予Benjamin List教授“学生科学院名誉顾问”聘书,这意味着一位世界级科学家加入了学校的科学教育领导团队,成为通向全球前沿的桥梁。师生交流。会议期间,发生了令人感动的一幕。所有的学生都聚集在学校的操场上。从起立鼓掌向老师问好,到认真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,全场4000多双眼睛都充满了求知欲。李斯特抛弃了晦涩难懂的行话说话像个老人。 “当我11岁时,我相信世界上所有的奥秘都可以通过化学来解释。”这种从童年开始的纯粹的好奇心带领他一步步走向科学的顶峰。在谈到自己的科研经历时,他给出了三句充满智慧的信息:“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,努力去做”。他结合自己在地下实验室点燃的爱,强调真正的成就来自内心的爱,而不是来自外部压力或功利目标。 “要有勇气去没有人的地方。”他说:“催化剂必须含有金属。”我分解了解决方案。他以“有机催化”知识和开创新领域为例,鼓励同学们挑战主流,走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。 “永远有远大的抱负。”他通过自己追求“万能催化剂”这一宏伟目标的经历,告诉同学们,有远大的抱负,才是正道。激发个体创造力的内在动力,是社会发展的动力。互动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。一(五年级)同学胡子涵的问题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共鸣。 “面对外界的干扰,你怎么能继续搜寻呢?”李斯特的回应是富有哲理的。 “我们要学会适应和接受孤独。我们大多数人唱歌、玩乐,就像坐在森林里的篝火旁。只有那些有勇气独自深入的人,才能发现前人未曾见过的风景。”会后,同学们继续沉浸在科学的世界里。 “我要向这份名单学习,努力工作,为今后的科研做出贡献。”高二学生赵晨瑞手上拿着签名,表达着激动的心情。高二学生孟娘燕被强化李斯特的毅力和创造性思维,坚定了她追求化学事业的理想。 “我们的前辈所走的道路毫无意义。 “我们必须开辟自己的道路。”这很创新,”另一名学生说。

0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